吃紅薯有益于心臟,吃紅薯還有抗糖尿病作用,吃紅薯最具有抗癌作用。紅薯已被營養學家當作一種藥食兼用,營養均衡的食品,它的熱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所產生熱量的三分之一,而且幾乎不含脂肪和膽固醇。常吃紅薯有益于人體健康,并有一定減肥功效。但吃紅薯別一次吃得太多,以免出現燒心、返酸或腹脹等腹部不適癥狀。紅薯含熱量低,又頗具飽腹感,無論是用作主食還是副食,還都是一種良好的減肥食品。
但是,紅薯皮含堿多,食用過多會引起胃腸不適。呈褐色和黑褐色斑點的紅薯皮是受了“黑斑病菌”的感染,能夠產生“番薯酮”和“番薯酮醇”,進入人體將損害肝臟,并引起中毒。中毒輕者,出現惡心、嘔吐、腹瀉,重者可導致高燒、頭痛、氣喘、抽搐、吐血、昏迷,甚至死亡。
好處:
紅薯富含蛋白質、淀粉、果膠、氨基酸、膳食纖維、胡蘿卜素、維生素A、B、C、E以及鈣、鉀、鐵等10余種微量元素,是世界衛生組織評選出來的“十大最佳蔬菜”的冠軍。
營養學家也稱贊紅薯為“營養最均衡食品”。紅薯除了具有減肥、抗癌等功效外,還可以有效地防止骨鈣流失。
除了鈣質外,紅薯還含有大量的鉀和鎂,這兩種物質可以維持體內的離子平衡,減緩因年齡增長而造成的鈣質流失。
除此之外,紅薯的熱量只有同等重量大米的 1/3,幾乎不含脂肪和膽固醇;同時又能有效阻止糖類變為脂肪,有利于體重控制。
此外,紅薯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,能夠有效刺激腸道蠕動和消化液的分泌,降低腸道疾病的發生率。
壞處:
紅薯含一種氧化酶,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,如紅薯吃得過多,會使人腹脹、打嗝、放屁。
紅薯里含糖量高,吃多了可產生大量胃酸,使人感到“燒心”。胃由于受到酸液的刺激而加強收縮,此時胃與食管邊接處的賁門肌肉放松,胃里的酸液即倒流進食管,人就吐酸水了。
糖分多了,身體一時吸收不完,剩余的在腸道里發酵,也會使肚子不舒服。
因此,現在流行的紅薯養生法并非人人都適合。如果食用后出現腹瀉的癥狀,就別勉強了,改吃糙米也有同樣的效果。
擴展資料
紅薯正確吃法:
紅薯缺少蛋白質和脂質,因此要搭配蔬菜、水果及蛋白質食物一起吃,才不會營養失衡。最重要的是,紅薯最好在午餐這個黃金時段吃。
這是因為我們吃完紅薯后,其中所含的鈣質需要在人體內經過4~5小時進行吸收,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。這種情況下,在午餐時吃紅薯,鈣質可以在晚餐前全部被吸收,不會影響晚餐時其他食物中鈣的吸收。
參考資料:人民網—吃紅薯的3大忌
溫馨提醒:文章涉及疾病或醫藥內容的,請及時到醫院就診或在醫生指導下使用。